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无码-精品视频国产香人视频-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-精品国产av最大网站-永久天堂网av手机版

鞏義市利星凈水材料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
15938789333
常見問題

選煤廢水處理方法

作者:利星 發布日期:2024-06-02

選煤廢水是煤炭洗選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,主要含有大量懸浮物(煤泥、巖粉等,SS 濃度可達數千至數萬 mg/L)、膠體顆粒、少量有機物(如酚類、硫化物)及重金屬(如 Pb、Cd 等),具有水量大、色度高、堿性強(pH=8-10)、難沉降等特點。其處理目標是實現煤泥回收、水資源循環利用及達標排放,遵循 “分級處理、泥水分離、資源回用” 原則。以下是選煤廢水常見處理方法及工藝:

一、廢水來源與特性

來源:煤泥水:來自跳汰、重介、浮選等洗煤工序,占選煤廢水的 80% 以上,含細煤泥(粒徑<0.5 mm)和黏土礦物。

離心液:煤泥脫水設備(如離心機)排出的廢水,SS 濃度極高(可達 10 萬 mg/L),顆粒細。

其他廢水:含油廢水(來自設備潤滑)、含硫廢水(高硫化物煤種洗選)等。

特性:高懸浮物:以煤泥為主,膠體顆粒帶負電荷,難以自然沉降。

高濁度與色度:濁度可達數萬 NTU,色度深(棕黑色)。

可生化性差:有機物濃度較低(COD <500 mg/L),但成分復雜,含少量有毒物質(如硫化物、重金屬)。

二、主要處理方法與工藝

1. 預處理:固液分離核心

煤泥重力分級沉淀作用:分離粗顆粒煤泥(粒徑>0.074 mm),回收煤炭資源。

工藝:濃縮池:大型選煤廠常用高效濃縮機,通過添加 ** 聚丙烯酰胺PAM)** 作為絮凝劑,加速煤泥沉降,底流(煤泥濃度可達 40%-60%)進入脫水環節,上清液進入后續處理。

旋流器:利用離心力分離粗顆粒煤泥,溢流(細顆粒煤泥水)進入濃縮池或浮選。

浮選脫泥作用:去除細顆粒煤泥(<0.074 mm)及部分有機物。

工藝:向廢水中通入空氣形成微小氣泡,煤泥顆粒(疏水性)吸附氣泡上浮至液面形成泡沫層,刮出后脫水回收;黏土等雜質(親水性)下沉,隨底流排出。

適用場景:當煤泥中精煤含量較高時,浮選可提高煤炭回收率。

2. 主體處理:強化混凝與深度澄清

混凝沉淀 / 氣浮作用:去除膠體顆粒、色度及部分重金屬,降低濁度至 50 NTU 以下。

工藝:混凝劑投加:無機混凝劑:聚合氯化鋁(PAC)、聚合硫酸鐵(PFS),中和膠體電荷,形成絮體。

有機絮凝劑:聚丙烯酰胺(PAM,陰離子型為主),吸附架橋加速沉淀。

沉淀池類型:斜板沉淀池、高密度沉淀池(如磁混凝沉淀池,投加磁粉增強絮體密度),沉淀時間可縮短至 1-2 小時。

氣浮法:適用于含油選煤廢水或難沉降的微細顆粒,通過溶氣氣浮(DAF)去除浮油和輕質煤泥。

化學除雜重金屬去除:若廢水中含重金屬(如高硫煤洗選廢水),需投加硫化鈉(Na?S)或重金屬螯合劑,生成硫化物或螯合物沉淀,再經混凝沉淀去除。

硫化物處理:高硫煤洗選廢水含 S2?,可通過空氣氧化法(曝氣)或鐵鹽氧化法(投加 FeCl?)生成單質硫去除。

3. 深度處理與回用

過濾作用:進一步降低濁度(<10 NTU),滿足回用水質要求。

工藝:壓力式過濾:砂濾池、多介質濾池(石英砂 + 無煙煤),用于去除殘留懸浮物。

膜過濾:超濾(UF)可截留膠體和微生物,反滲透(RO)用于脫鹽(如高礦化度礦井水混入時),產水可作為鍋爐補水或生活用水。

回用方向洗煤工藝回用:處理后廢水(濁度<50 NTU)直接回用于洗煤設備,替代新水,回用率可達 70%-90%,節約水資源并減少煤泥流失。

循環冷卻水回用:經深度過濾和軟化(如石灰軟化去除 Ca2?、Mg2?)后,用于廠區冷卻系統。

達標排放:若需外排,需滿足《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20426-2006),如 SS≤50 mg/L、COD≤50 mg/L、硫化物≤1.0 mg/L 等,可增加臭氧氧化或生物濾池(如 BAF)降解微量有機物。

4. 煤泥脫水與資源化

脫水工藝濃縮 + 機械脫水:濃縮池底流(煤泥濃度 20%-40%)經板框壓濾機、帶式壓濾機或離心脫水機處理,形成含水率<20% 的煤泥餅。

超高分子量 PAM 可改善煤泥脫水性能,減少濾布堵塞。

資源化利用燃料回用:低灰分煤泥餅可摻入煤炭產品燃燒發電。

建材原料:高灰分煤泥可用于生產水泥、磚等建材,或作為填充劑用于礦山復墾。

5. 特殊水質處理

高鹽選煤廢水:若混入礦井水導致 TDS 升高,需采用膜法脫鹽(RO)或蒸發結晶(如多效蒸發 MEE),產水回用,結晶鹽(主要為 NaCl、CaSO?)需鑒別是否屬于危險廢物,合規處置。

酸性廢水:罕見于選煤過程,若因煤種含硫量極高導致 pH<6,可投加石灰乳中和至中性。

三、典型工藝流程示例

常規煤泥水處理流程:

煤泥水→濃縮池(投加 PAM)→底流(煤泥脫水回收)→上清液→混凝沉淀池(PAC+PAM)→過濾→回用于洗煤系統。

高含油選煤廢水處理流程:

廢水→隔油池→氣浮除油→混凝沉淀→過濾→回用(油≤5 mg/L)或排放。

高硫煤洗選廢水處理流程:

廢水→氧化池(曝氣除硫)→混凝沉淀→重金屬螯合處理→過濾→達標排放。

四、關鍵技術要點

絮凝劑優化:煤泥顆粒帶電特性決定需優先選用陰離子型 PAM,分子量宜為 800 萬 - 1200 萬,投加量需通過燒杯試驗確定( 5-20 mg/L)。

煤泥高效回收:采用 “濃縮 + 浮選 + 脫水” 聯合工藝,確保精煤回收率>95%,尾煤泥含水率<30%。

零排放趨勢:缺水地區推廣 “預處理 + 膜處理 + 蒸發結晶” 零排放技術,實現廢水全回用,結晶鹽經固化后填埋或綜合利用。

智能化控制:通過在線監測(濁度、pH、液位)和自動加藥系統,動態調整藥劑投加量,降低運行成本。

五、標準與規范

排放標準:執行《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20426-2006),重點區域需滿足地方更嚴格標準(如《山東省煤炭洗選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)。

回用標準:洗煤回用水質參考《選煤廠洗水閉路循環等級》(MT/T 810-2019),要求濁度≤50 NTU、SS≤100 mg/L。

通過上述工藝,選煤廢水可實現煤泥資源化、水資源循環利用,同時滿足環保要求,符合煤炭行業綠色發展趨勢。實際應用中需結合煤質特性、水量規模及當地環保要求定制工藝方案。

推薦內容